高考备考:生物如何完美收官,提分经验送给你!



01

生物学科得高分的关键点

1、拿下单项选择题

    生物学科的单项选择题放在最前面,一般来说不会太难,否则会影响整个成绩,所以应争取拿满分、拿高分。

2、多项选择题尽量少失分

    多项选择题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察要求较高,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对选项没有十足的把握,建议只选择最可能正确的选项,保证基本分。

3、非选择题尽量多得分

    这个部分有八道大题,每题一般都有8个采分点,分为易、适中、较难三个层次,比例约为6:3:1。首先把容易的、会做的先做,保证不失分;然后此基础上,处理好半会半不会的试题,尽量争取多拿分;最后思考较难的题,不要空白,尽可能根据思考写上自认为最可能的答案。

02

生物学科的解题策略与答题规范

1、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1)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和主旨所在,找准了关键词语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选择题或者是涉及两个以上知识点的选择题,就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再仔细分析供选答案,选出正确选项。如例1的关键词是初步水解。

例1、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B.四种脱氧核苷酸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D.四种核糖核苷酸

(2)明确限制条件,缩小答案范围

    限定条件的设置,一方面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程度,因此,审出“限定条件”,就等于找到了“题眼”,题目中的限定条件非常关键,限定条件的指向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和方向。如例2的限制条件是直接原因。

例2、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直接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DNA碱基序列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3)挖掘隐含条件,完善题干信息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这些都是隐藏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把题干补充完整。如例3隐含小白鼠是恒温动物。

例3、图中三条曲线分别是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酶活性、甲状腺激素含量、抗利尿激素、耗氧量及的变化情况,分别对应正确的序号为 (   )           

 

A.③①②③

B.③①③③

C.②③①②

D.②①③①

(4)克服思维定式,防止“生路熟走”

    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命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考生平时已做过的试题等稍作改动后命制而成的,这类题最具欺骗性,乍看像“熟题”,实际上已经“改头换面”,其目的在于检验考生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果审题粗心大意,只凭经验做题,就很容易犯思维定式的错误。因此,越是“熟题”,越要警觉、细心审题,准确地获取信息,做到“熟路生走”,才能准确作答。如例4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势与DNA有关。

例4、人体内的胰岛B细胞、神经细胞、表皮细胞等,其形态、功能各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不同细胞中信使RNA的种类不同    

B.不同细胞中转运RNA的种类不同

C.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结构不同       

D.不同细胞中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2、非选择题的答题规范

    在表述性非选择题的答题中,最常见的现象是“会而不对”和“对而不全”,这主要是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达不准确造成的。

    在作答非选择题时,尽量使用教材术语,名词、概念要写完整、准确无误。如问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应答“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能答成“减Ⅰ后期”等;按要求作答,问则答,不问则不答,不知道的模糊化。问结构的就要答结构,问表现型不要答基因型;一般题中要求回答几点,就答几点,不要多答,否则言多必失,易暴露错误;该清楚时要清楚,该具体时要具体。如由单倍体培育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什么?答“用秋水仙素处理”不完整,答“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因为单倍体一般不产生种子。如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了,这时应如何操作?若答成调节光圈或调换反光镜,就不准确,正确答案应是“增大光圈或换用凹面反光镜”。该模糊的则模糊,没有把握的知识淡化处理。如取试剂适量,浓度一定或适宜等;注意语言表述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条理性和严密性。如问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应该准确地答出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而不要笼统地答在性染色体上;注意生物学科的“潜规则”。如书写杂合子的基因型时,一般显性基因在前面,隐性基因在后;写基因型时应将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写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前面,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应写在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右上角等;保持细心、不犯低级错误。细心是保证答题准确性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获得高分的基本保障。在高中生物中答题时易出现笔误的词很多,如将“叶绿体基质”写成“细胞质基质”,将“能量流动”写成“能量循环”,将“线粒体”写成“细粒体”,将“生长激素”写成“生长素”,将双缩脲写成双缩尿;将磷酸二酯键写成磷酸二脂键;让填写序号结果填成了结构名称等。为此,在回答问题时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非智力性失分。

    其他注意事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能简写“常隐”,更不能写成“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犯了严重的科学性错误;“实验误差减少”中“减少”不代表“避免”“排除”;不要用“cell”代替“细胞”;性别描述要科学,如人一般用“男、女”,动植物一般用“雌、雄”。

3、实验题的答题策略

(1)书写实验步骤的注意点

    步骤设计一般不宜连续描述,而是分段叙述,并加以编号,如1、2、3等。

    实验材料选择:植物一般用大小相似,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动物一般用体重(体长)、年龄、生理状况相同,有时甚至要性别相同;有时可以叙述为“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个体。

    为使叙述更简洁,对试管、烧杯等一般要加以分组编号,如A、B、C或甲、乙、丙等。

    试剂选择: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时,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要注意“等浓度”、“等体积”、“适量的”、“一定量的”等词语的运用。

    实验时间和条件上用“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pH”等语言。

    实验设计中适时出现“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一段相同时间后”等都是很好的得分点。

(2)实验评价的一般步骤

    一看“对照”:若无对照,则参照实验组补充对照组;若有对照,则看对照组是否有标记、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二看“步骤”:顺序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

    三看“材料”:材料选择是否合适,实验仪器、药剂的使用是否准确。

    四看“条件”:是否需要搅拌、冷却等,温度、光照等条件是否合理。

03

后期的备考策略

1、加强答题速度和正确率结合的定时定量训练 。倡导:向解题速度再要5分。  

2、加强解题规范化训练。倡导:向规范答题再要5分。    

3、加强审题分析训练。倡导:向准确审题再要5分。

4、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训练。树立:一切问题皆基础。

5、“稳做会,求全对;慢做中等,一分不浪费;敢于下手,能得一分是一分;舍弃全不会。”(只求少丢,不求多得,才能得多)